首页 > 现代都市 >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>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第12节

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第12节

书名: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作者:奔跑的八零后 字数:2096

所以今天,老支书家门口是人山人海。
别说小汽车了,就连自行车推进去,都难如登天。
好在有烟有糖有散碎零钱硬币开路,折腾了半个多钟头,吴远总算是挪到了杨家大门前。
簇拥在杨家门前的,大多是杨落雁这头的亲戚。
在甚嚣尘上的高攀论和入赘论之下,这些亲戚看向来接亲的队伍,天生就带有一股子居高临下的优越感。
结果人到跟前才发现,旁的不说,新郎官是真的高大帅气。
和落雁简直就是郎才女貌的绝配。
所以在吴远面带微笑地散了一圈喜烟之后,堵门的人群立马散了一大半。
只留下几个顽固派,迟迟不肯离去。
这就不是吴远的事了。
留给接亲车队里专门应付闹婚的高手来处理。
无非是多一包烟、少一包烟的事儿。
十多分钟后。
在付出了六包喜烟的代价之后,大门打开。
吴远先叫了院子里的杨支书和支书媳妇,只是尚未改口。
紧接着,见过大姐杨沉鱼和大姐夫马长山,大舅哥杨贲和大嫂李云,二舅哥杨猛和二嫂蒋凡,顺便塞了点零钱红包给几个孩子。
“时候不早了,快去接落雁吧。”杨支书催促道。
吴远深吸一口气。
还剩下两道门,他却已经没多少耐性了。
干脆直接交给队里的高手去交涉,哪怕多散点烟和糖,他也认了。
因为他已经等不及要见自己漂亮的新娘了。
好在高手就是高手。
剩下两道门,拢共只用了十分钟就开了。
吴远终于出现在明艳照人的杨落雁面前。
“认识你十五年以来,你今天最漂亮!”
此话一出,气氛挠的一下,就浪漫起来。
十五年的相遇相知,只为了从今往后的长相厮守。
试问还有谁比他更配新娘子?
闺房里,尖叫和喝彩,响成一片。
就连把新娘子的红皮鞋藏到怀里的伴娘,都不好意思再藏,主动交了出来。
吴远亲手给杨落雁换上红皮鞋。
杨落雁伸手给他擦了擦汗。
又引起一阵惨绝人寰的哀嚎。
这小两口,太残暴了,联合起来撒狗粮。
齁死人不偿命。
退!退!退!
在众人的后退中,吴远牵着杨落雁的衣袖,来到堂屋给杨支书和支书媳妇敬茶改口。
杨支书很满意。
新女婿至少在面子上,让他狠狠地长了一把脸。
外人议论吴远高攀的同时,肯定不会说杨支书低就,只会夸他相人有术,提携后辈。
于是欢欢喜喜地应了声,喝了茶,给了红包,送小闺女出门。
按照习俗,新娘子出娘家门脚不能沾地。
这意味着,必须有人背着新娘子出门,直到送上车。
大舅哥二舅哥自然不可能出面背人,杨家这边只能从叔伯家里出个年纪小的堂弟出面。
吴远一瞧堂弟那身板,当即挺身而出。
塞了包喜烟过去,接着一个公主抱,就把杨落雁抱出了门。
杨落雁连忙撑开喜伞。
红红的喜伞映照之下,人面喜伞相映红。
出了杨家大门,在隆隆的鞭炮声中,把杨落雁在后座安置妥当,随后也不掉头,直接跟着车队一往无前,不走回头路。
接亲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。
后面杨家安排的送亲车队,立马浩浩荡荡地跟上。
和接亲车队,只有9辆清一色的自行车不同。
送亲车队,足足有18挂干净的平板车。
每一辆平板车上都绑了一个大件的家具或者嫁妆。
杨支书原本可以安排一辆卡车把嫁妆一趟送完,但那样就差了点意思。
毕竟两家相距不远,也就二里来地。
卡车五分钟送到,外人还没瞧清楚杨支书的手笔,哪还有什么面子可言?
倒不如这平板车队,场面壮观,而且陪嫁了什么,看得一清二楚。
于是,等到接亲车队回到吴家,最后一辆送亲的平板车才刚出杨家没多久。
新娘子到家。
上万响的鞭炮,立刻响起。
跨火盆,去晦气。
四邻八乡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那么多孩子,前呼后拥地都要看漂亮的新娘子。
吴远顿觉压力山大。
兜里的喜糖早就散完了,接亲的高手也两手空空。
最后得亏是熊刚早有准备,把预备给小两口回门的喜糖拿了出来,才勉强应付过去。
吴家的高堂已然不在。
熊刚特地把吴远的师父乔四爷请过来,接新人的敬茶。
这是倍有面的大好事。
乔四爷自然万分乐意,即便掏了红包破了费也愿意。
最后伴随着外头又一阵隆隆的鞭炮声,吴远把杨落雁送到婚房的婚床上歇着,外头正式开席。
累,并快乐着。
吴远塞了一把花生糖到杨落雁手里,这是他好不容易私藏的。
就为了偷偷塞给媳妇,让她垫补垫补。
接着吴远出去应酬了。
吴家这头的亲戚,陆续挤进婚房来认新媳妇。
面对这么多笑容可掬的生面孔,杨落雁多少有些无所适从。
好在老大吴淑华终于在这一刻发挥了些作用。
陪在弟妹旁边,给她介绍吴家这头各路亲戚人马,让她尽快适应吴家女主人的角色。
吴远出门不为别的,是为了安排杨家的送亲队吃饭的。
送亲队以杨家二叔杨国柱为首。
一看就是个见多识广的精明人。
吴远招呼着他到新房随便看看,结果杨国柱一眼就注意到婚床的特别。
“这床垫了席梦思?”
吴远点点头。
“席梦思可不便宜。”
“还行,我做的,冬夏两用,不比进口的差。”
“小伙子很能干呀!就算我哥亲自安排,也未必能比这做得好。”
“二叔说笑了。”
第14章 洞房花烛夜,事业进行时
说话间,外头平板车队抵达。
19吋的熊猫彩电,蝴蝶牌缝纫机,一面大衣柜,一套梳妆台,两口大箱子……
在熊刚的安排下,一件件地搬进屋。
很快,新房里摆的满满当当。
余下的,只能先放到堂屋西厢里放着。
完事,平板车车队的师父们领了喜烟和喜糖,就走了。
杨国柱带来的送亲队则是留下来吃席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