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综合其他 > 天汉之国 > 天汉之国 第101节

天汉之国 天汉之国 第101节

书名:天汉之国 作者:安化军 字数:5874

汪若海点了点头。说到现在,有些明白了王宵猎的意思。那些州郡,不是王宵猎不想占,而是自己的实力占不住。既然占不住,那就让给敌人。但这些地方的百姓、军队、粮草等战略资源,是由自己管理的。这个蔡州知州,管的可不是一州之地。
第229章 金军北来
姜敏随着潘节走进军校,只觉得一双眼睛不够用。长这么大,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地方。一切都井井有条,就连路边栽的树,都一般高,一般粗。人走在路上,都不讲话,姿势标准。超过三人以上还要排成队伍,整整齐齐。每个人穿的衣服都一样,一丝不苟。
看身后的姜敏有些拘束,潘节道:“以后你就在这里学习,不必过于拘束。在这里,现在你的年纪最小,人人会让着你。”
姜敏小声道:“我看这里整齐有序,哪是我这种乡下人待的地方?”
潘节笑道:“这里的学员,绝大部分都是乡下人,他们不是都待得很好?你初来,有些拘束,时间长了就好了。这里看着严厉,先生还是挺和蔼的。”
姜敏点了点头。心里稍微放松一些。
走到一间房子前,潘节对卫士道:“谭知院在不在?”
卫士认得潘节,叉手道:“回提辖,知院正在里面处理杂事。若要相见,我去通禀一声。”
“有劳。”说完,潘节带着姜敏站到一旁。
不多时,卫士出来。道:“知院请二位进去说话。”
潘节带着姜敏,进了院门。这是一处小院子。中间栽了一坛花树,周围种了些石榴、海棠之类。北面和东面各有一排房子,有人进进出出。
随着潘节到了中间一处房子外。姜敏看房门处一块牌子,上面写着“知院”二字。心中便就明白这是今日找的人的地方。这里倒是与其他地方不同,衙门里多是挂衙门名字,少见挂官职名字的。
随着潘节进了房子,就见里面正中一张书案,后面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官员。两侧各有两张案,其中三张后面坐着官员,一张空着。
见到潘节进来,正中的官员急忙站起身,迎上来笑道:“提辖怎么日有闲到我这里?”
潘节道:“奉防御钧旨,给你带来一个学员。”说着,从怀里取出一封书,递了上去。
谭知院接了书,展开看了。指着姜敏道:“便是这个少年吗?”
潘节道:“正是。知院不要看他的年纪小,脑子却极聪明。村里开学堂,本是要让孩童用三年时间认一两千字,这孩子三个月就认全了,而且把书本倒背如流。防御念他天资过人,若是不管,一辈子难有出息就可惜了。特意送来这里,给他个学习的机会。”
“难得,难得。”谭知院一边看手里文收,一边看姜敏。过了好一会,才道:“这样吧,他的年纪还小,便先跟着学些文字的东西。每日里跟其他学员一样训练即可,不必专门学习军事。过上一两年,身体长起来了,再安排如何?”
潘节笑道:“这些事情知院安排即可,防御也不会干涉。这孩子只是年纪小了些,其余的按照学校里的安排。学得成了,是他的福气。学的不好,也怨不得哪个。”
姜敏站在一旁,心里有些紧张。这两个人谈论的事情自己不知道,但却明白,直接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。到这里到底要学什么,姜敏是不知道的。只知道出来前阿爹跟自己说的,搏一个前程。
商量过了,潘节对姜敏道:“今日起,你就在这里学习了。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,可以到衙门里去找我。这里的人,大多都是认得我的。”
姜敏称是。依依不舍地看着潘节与谭知院告别,出了门去。
谭知院把文书放在案上,道:“看你的年纪还小,不适合去学打打杀杀的军事知识。这两年就先学些文字知识,长得大了,再跟其他学生一样学习。前不久防御刚援陕州回来,带回了大量的文字,一时间理不出个头绪来。这一个月,我安排你与其他人一起整理文字吧。”
姜敏拱手称是。站在那里,低着头,脚不住搓捻地面,显得有些紧张。
王宵猎派汪若海带军队占领蔡州,处理了事情,便带着自己的人回到襄阳。此时已是三月中旬,天气热了起来,事务繁多。
知州衙门里,王宵猎看着各种文书。现在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候,哪里旱了,哪里涝了,旱的地方能不能浇上水,涝的地方水能不能排得出去,各种文书。年前王宵猎就安排,根据今年小麦生长情况,各地报上来需要修的水利。有哪些地方,要多少人工,要多少材料钱,诸事纷繁。
襄阳邓州一带并不缺水,只要修好水利,粮食产量就可以大量增加。这是利在百代的事情,王宵猎作为地方的第一要务。修好了水利,才扩大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。
陈与义突然急匆匆进来,道:“防御,荆门军解知军来书,金军已破江陵府,正向荆门而来!据解知军估计,金军是要从荆门进襄阳府,再沿路北上!”
王宵猎猛地站起来,接过解潜的文书,仔细看了一遍。把文书放在案上,在屋内来回踱步。
进攻江南的中路军破潭州后,一直在湖南路掳掠。他们北上,无非是两条路线。一是从来的黄州回去,再就是走襄阳,北上开封府。王宵猎陕州大胜,估计他们会有所顾忌,不走自己这里。没想到金军狂妄异常,还是要来襄阳。
江陵与襄阳之间有水路相通,是宋朝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一部分。川蜀地区的物资,运到江陵之后多走襄阳府北上,是重要通道。杜甫诗云: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指的就是这条路。
思索良久,王宵猎道:“解知军的意思,是希望我们出兵荆门,与他一起阻拦金军。前些日子我们救了陕州,自然也不能拒绝解知军。”
陈与义道:“可我们还有大军在绛州,所剩兵力不多。出兵荆门,是不是——”
王宵猎道:“中路金军只有万人,骑兵居多,在荆门的水网地形里并不占优势。集中起两万军队南下荆门,与解知军一起,应该可以挡住金军了。而且荆门离襄阳不远,粮草充足,不必再像救陕州时那么困难。此事不必多商量了,立即起兵就是。”
陈与义称是。
王宵猎道:“尽起新野、邓州一带的兵力,约有两万二千余人。以牛皋为前锋,我自带中军,去荆门军!参议带三千人为后卫,兼保障粮草。”
陈与义叉手称是。道:“防御如此安排,可比援陕州时逊色不少。”
王宵猎道:“陕州娄宿数万大军,当然不同。中路的金军本是金军南下的偏师,最多万人,也不必有太多军队。此战金军的后面就是洞庭湖,一旦失败,前途堪忧。参议,荆门可不是陕州,向北就是金人的河东。这里深入本朝腹地,只要能拖住他们,就难走了!”
第230章 今时不同往日
看着纤夫在岸上几乎贴在地上,船只行动缓慢,耶律马五道:“早知水路如此缓慢,不如还是走驿路。虽然多用人力,走的终是快些。”
拔离述点了点头:“说的也是。天气渐渐热了,我们耗不起。等到了下个市镇,便派人马出去掳掠些百姓回来,为我们挑担。等到过了襄阳,便就行得快了。”
完颜彀英道:“襄阳是王宵猎占据。不久前才救了陕州,兵力不弱,不是那么好走的。”
拔离速听了大笑:“偶有宋将有些战果,并不稀奇。听闻王宵猎的主力依然在陕州附近,我们此去正好端了他的老巢!此次我们渡江南下,转战何止千里,未逢一败。不信过了长江,还有人能够对我们有威胁!前年我随你阿爹破襄阳、邓州,哪个宋将敢与我一战!”
听了这话,完颜彀英默默点了点头,不再说话。
前年拔离速随着哥哥银术可南下襄邓,不足万人在京西路转了一圈,如入无人之境。现在过了不足两年时间,王宵猎再强,还能阻挡自己?
此次南下,虽然没有追上隆祐太后,抢的财物却多。返回的时候,由于要运大量财物,无法跟南下时的速度相比。江陵府到荆门只有二百里路,估计却要走七八天。
牛皋带兵五千到达荆门,解潜急急迎进城来。
到衙门落座,牛皋道:“不知金军现在到了哪里?什么时候能到荆门?”
解潜道:“前日金军攻当阳县,一时未下,没有北进。将军到了,我可以命当阳守军撤退。金军不过万人,我有兵三千余,加上你五千大军,应当能守住荆门了。”
牛皋道:“临出发时,防御特意告诉我,到荆门不可掉以轻心。不下荆门,金军就无法北上,而且无路可去,必会死战!这一战,不可以常理度之!在我之后,防御统两万大军正兼程而来。等到防御到了荆门,我们才算有把握。”
解潜点头:“防御既如此安排,那便让当阳守军死守吧。”
由于王宵猎占据了襄邓地区,堵死了一条重要的南下北上通道,战略格局大变。不能走襄阳,金军北上就要向东数千里,经两淮地区北撤。这一万金军来容易,回去可就难了。
王宵猎到了乐乡镇,金军的详细情报终于送来了。中路金军以拔离速为帅,手下大将耶律马五和完颜彀英,大约万人。转战数千里,掳掠无数。除了军队之外,还带有一万三千多名挑夫。金军获得情报困难,此时还不知道王宵猎正全力援荆门,正在攻打当阳,离荆门还有一段距离。
当阳小县,本来不应该阻住金军归路。奈何王宵猎来援,给了解潜胜利的勇气,命令当阳守军一定死守。金军初时不以为意,战了两天,才发现当阳难下,集中大军攻击。
放下文书,王宵猎揉了揉额头。此前金军对自己估计过高了,年前不管不顾南下,追在赵构和隆祐太后的后面。却不知后路不稳,来时容易,返回却困难重重。
如果襄阳没有王宵猎,金军北上就顺利得多。实际历史上金军并没有受到阻拦,是过了襄阳进入汝州后,在宋村被牛皋伏击,大败而归。
当然,不管是宋史还是金史,这些战绩有很大水分。牛皋大胜,可能消灭了金军偏师。以他手下很少的乡兵,不可能真正威胁到金军的主力。这样的事例有很多。比如娄宿攻陕州,前几次都失败,宋朝史书就记载娄宿见人就哭。后来黄天荡金军遇阻,又记载兀术渡河后见人就哭。好似金朝大将都爱哭一样。
不管怎么说,去年金军南下如何气吞如虎,今年北返就有多困难重重。实际上此时在东边,兀术也在黄天荡遇到了韩世忠,前进不得。
王宵猎低头看着荆门附近的地图,仔细核计。荆门城依山而建,极是坚固,守军足够,金军想攻破是很难的。不过城池不大,王宵猎的两万大军,不能进城固守。
金军万人,城中有三千守军足够。大军当驻于城东,依托城池,与金军对峙。自己两万人,对金军万人,胜面应该很大。
如果胜利,金军会如何?王宵猎遍寻周边,找不到金军的出路。但自己兵力有限,也很难把金军消灭。如果攻荆门不成,金军向东突围,沿长江进攻鄂州,并没有宋军阻挡。只是想返回北方,金军需要绕行数千里。数千里路程,处处都是敌人,金军能走通也要脱层皮。
陈与义进来,向王宵猎行礼。道:“解知军说,当阳守卫相当困难。防御已近荆门,解知军想派兵解当阳之围,不知防御意下如何。”
王宵猎道:“解知军何必多此一举。前方数十里就是荆门军,金军应该得到我大军到来的消息。他们还想回北方,就要从当阳撤围,来攻荆门了。”
陈与义道:“若如此,便回解知军不必去救当阳了。”
王宵猎摇头:“不必回了。解知军老于军伍,岂能不知道如此。他来书,只是催我们进军罢了。你写一封书给牛皋,让他不必守在城内,在城东选合适地方下营。若金军攻荆门不下,很可能会东走去攻郢州。虽然下了郢州,金军也没有地方可去,我们总要防着。”
陈与义称诺。道:“防御以为,金军此来,攻不破荆门?”
王宵猎道:“我们不来援,解知军守不住荆门不奇怪。有我们大军,金军破荆门的可能很低。所谓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也。自去年南下,已经半年。金军转战数千里,看起来气势如虹,但他们的将士也已经疲惫不堪。此战只要我们不乱,金军很难占到便宜。”
陈与义犹豫一下,才道:“我们知道如此,拔离速如何想不到?”
听了这话,王宵猎不由笑了笑:“前年一战,拔离速随其兄银术可连破京西十数州,那时攻襄阳和邓州极是简单,无人阻挡。虽然他知道现在非当时可比,但心里总有侥幸,觉得自己依然可以。人哪,就是这么奇怪,相信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。”
拔离速攻襄阳,除了因为自己前年曾胜过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。金军占领潭州之后,而后攻鼎州等地一路北上,到了江陵府,改道其他地方太难了。沿长江下鄂州回两淮,何止千里。此时的金军不是去年的时候,他们多了许多掳掠来的财帛,转战可不容易。襄阳是战略要地,哪里那么容易绕过。
第231章 前哨
荆门西有西山,东有东山,城在两山之间,真地好似有一座门一般。这里是江陵府北边门户,算是战略要地,古往今来不知道发生多少战事。
王宵猎到了荆门城外,见城池是新垒起来的,颇为粗糙,极是简陋,不由皱眉。自己还以为这是一座坚城,没想到竟然如此不堪。解潜守这里一两年时间了,竟然没有重修城池。
解潜和牛皋早早迎出城外,迎了王宵猎入城。
到衙门坐定,解潜吩咐上了茶来。对王宵猎拱手道:“荆门小城,兵马不多。闻金军北来,在下本来忧心忡忡。幸防御以国事为重,带大军来援,荆门百姓幸甚。”
王宵猎道:“既为国家臣子,自然以国事为重。金军南侵,涂炭地方,不知做了多少恶事,有志之人岂容他们来去自如!不过,我见荆门城极是简陋,只怕挡不住金军攻城。”
解潜道:“荆门城在五代时已被夷平,本朝一直没有重修。直到我知荆门军,四方盗匪不少,才又重修了城池。荆门地贫人少,这城池修得简陋了些。”
王宵猎道:“我本来欲以坚城为根本,四周布置大军,现在看来难了。为今之计,当在东西两山之间扎营,堵住北上的道路。另派兵马,监视去郢州道路,防金军东逃。”
解潜拱手称是。
王宵猎道:“知军,现在金军还在攻当阳吗?”
解潜道:“得了防御来荆门的消息,金军已经从当阳撤围,向荆门来了。金军攻当阳,是因为掳掠的财货太多,由水路改陆路,需要更多的挑夫。现在事急,他们顾不得了。”
王宵猎点了点头。道:“天色还早,我们出去看看地势。当阳到此要三日路程,现在的金军行得不快,怎么也要后日才能到。有两天时间,足够我们下营了。”
解潜称是。当下安排士卒,带王宵猎出城。
荆门城两边的山并不高,山上树木郁郁葱葱。少量几个人从山上走没有问题,大部队可不行。只要守住城南大道,金军必须绕道郢州才能北上。
在城外看了许久,王宵猎对解潜道:“知军带所部守城,我的大军还是布置于城外。以三千人在西配合守城池,其余皆列阵城东,依托东山扎营。若金军攻城,则绕击其后。若来攻我,知军待势而动。”
解潜道:“如此布置,金人必不敢来攻城。这一战岂不是全靠防御作战?”
王宵猎道:“战场上倏忽百变,哪里有一定之规。若金军不能攻破我的大军,知军可出兵配合城西之军,攻金军侧翼。你我并力,必可败金军于城下!”
看了王宵猎的大军,解潜心里明白,人家未必看得上自己的三千军队。三千人是不少,可来源太过复杂,训练又不严谨,无法编入王宵猎的大军之中。
按宋军习惯,正规军一将两千人到三千人,是一个作战单元。解潜的三千人,各种来源都有,又不在一起训练,缺少训练,不能当一将用。
到各处适合扎营和布阵的地方查看了地势,天近傍晚,众人回到了荆门城内。解潜为王宵猎的到来接风。因为在战前,王宵猎不许饮酒,让解潜有些尴尬。
第二日,天尚未亮,王宵猎大军重新布置营垒,把荆门城前的大道死死堵住。王宵猎带大军自当正面,牛皋率五千兵马在东山下为左翼,以荆门城为右翼。
张驰带三十余骑兵,一路向南而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