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现代都市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7节

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7节

书名: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作者:不吃小南瓜 字数:3375

现在只要正常来上班,柯蒂斯-库珀结束一天工作后,就会到计算机房的电脑上看一看。
gis是分布式的开放网络,信息全部是对外公开的,任何人登陆都可以查看。
显示的内容包括‘哪些数字已经被检测完毕’、‘有多少个cpu参与了计算’、‘用户在线人数’、‘总计计算时长是多少’等等。
当然也少不了‘最新验证的梅森素数’。
对于最后一种信息,柯蒂斯-库珀根本就没考虑,他认为下一个梅森素数,最少还要等上两年以上时间,因为到现在来说,每一个数字的计算量都太大了,志愿者个人的电脑,想验证一个数字需要很长很长时间,而无法做一个数字的完全检验,就代表检测会成为无用功,因为没完成的检测,根本就不会上报。
任何软件也不可能做到监测所有的计算数据,否则也不用志愿者参与了。
今天似乎和往常一样,有一些数字被检测完毕,登陆的用户、cpu数量还是差不多。
柯蒂斯-库珀仔细看了看,忽然看到了一条特殊的消息——
“新的梅森素数被验证,来自中国用户wanghao,数字为xxxxxx!”标红的字体想不注意都不行。
柯蒂斯-库珀顿时惊住了,他还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,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,随后才确定消息是真的。
他马上登陆了gis网站的论坛,果然上面已经有了大量的讨论。
“最新消息,新的梅森素数出现了!来自中国的王浩!”
“他真是幸运啊!”
“竟然是6开头的数字,处在第48和第49个梅森素数中间,我一直都觉得,这个区间肯定有梅森素数,没想到还真的有!”
“中国人,很少见啊,他应该是第一个发现梅森素数的中国人吧?”
“竟然是我们中国人,真是太牛了!”
“朋友们,梅森素数不分国界!”
“我真是嫉妒他,我的电脑已经持续运行了七年时间,结果什么都没有,一无所获……”
“你才七年,我都十五年了,电脑都换了四台了!”
柯蒂斯-库珀看着消息,才确定是出现了新的梅森素数,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,马上把事情告诉了梅森素数电子前沿基金会的其他负责人。
梅森素数电子前沿基金会的主要负责人有三个,一个做软件开发,一个做网站、论坛维护,还有一个是原来的赞助商,附带还有一个很小的组织,主要负责宣传和资金方面的活动,还推广过和梅森素数有关的产品,只不过推广效果一直都很差。
比如,他们推广过一款t恤,结果t恤的售价赶不上运费,购买者可以说寥寥无几。
当然,这些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知道了最新梅森素数的消息后,他们立刻发布了公开信息,宣布发现新的梅森素数。
“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宣布,来自中国的志愿者wanghao,发现了新的梅森素数xxxxxxx。”
“我们还需要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,这个工作会由来自密苏里中央大学的柯蒂斯-库珀教授负责。”
“虽然不敢明确的说,但这个结果是软件的正常上报,极大可能是真的!”
佛罗里达州,奥卡拉市。
一个有些狭窄的出租房里,披头散发的帕特里克-罗什,正一脸兴奋看着电脑屏幕播放的战斗场面。
某一时刻,一切索然无味。
帕特里克-罗什淡漠的打开了浏览器,就注意到了gis发布的信息,他呆愣愣的看着,好半天才自语道,“所以说,以后我的名字,就不能继续挂在gis网站上了?”
“出去泡、妞的资本都没了?”
“这个wanghao,真是个幸运到踩狗屎的混蛋……”
“wanghao、wanghao,奇怪了,这个名字好像听过啊?”
“我有认识的中国朋友?”
第九十二章 这运气也太好了吧!
清晨。
王浩拖着浑身的懒散爬起来,努力把生活恢复了正常节奏。
跑步,锻炼。
围着学校大操场上跑了六圈左右,感到脚步略有些沉重后,就拎起了外套朝着餐厅方向走去。
路上,碰到了来遛弯的王焕新教授。
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喜欢早晚走走路,王焕新也是一样,每天早上都在学校里走一走,呼吸新鲜空气、简单做个锻炼,也能让精神头好一些。
“是王浩啊!”
王焕新转过头和王浩打了个招呼,两人就一起朝前走着。
近来王焕新的心情很不错,他以教学专长被特别提升为正教授,摆脱了快退休的年纪,依旧只是副教授的尴尬。
他边走着边和王浩说了起来,“你前一段时间的研究,很惊人呀,阿廷猜想、阿廷常数,很多人碰都不敢碰。”
“我一直觉得你很重视教学,没想到你在研发方面也很强,了不起、很了不起。”
“谢谢。”王浩礼貌的表示感谢。
“这不是客气,这是在说事实。”王焕新感叹着摇头道,“我就不行了,从年轻的时候就知道,天赋有限,在数学这条路上不可能走远。”
王焕新边说着,闲聊式的问道,“你最近在做什么研究?”
“梅森素数。”王浩很简单的说了四个字。
王焕新听罢一愣,苦笑道,“数学就是,越简单、越难呀,梅森素数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触碰的领域。”
他忽然道,“说起梅森素数,我早上好像看到了一条报道,说是发现了新的梅森素数,还是个中国志愿者发现的,名字叫王……浩?”
王焕新看了王浩一眼,有些怀疑自己的记性不好,马上拿出了手机,带上老花镜仔细的看,好半天才笑道,“还真是王浩,和你的名字一样,你说这事巧不巧?”
“是吗?”
王浩也感到很好奇,凑过去仔细看了一眼,是一片引用英文公告的报道,说是发现了梅森素数,来自中国志愿者……
wanghao?
“还真是巧了……”王浩说着就感觉有些不对。
这时,手机响了。
是张志强。
在按下接听键以后,就听见对面张志强兴奋的喊声,“王浩,快来实验室,快来实验室啊!大发现!大发现!”
“来了。”
王浩答应一声对王焕新点了下头,随后就快步去了计算机实验楼。
王焕新疑惑的看着他的背影,仔细思考了一下,不由得张大了嘴,“这……不可能吧?”
“会有这么巧的事情?”
……
计算机实验楼六层,中心实验室。
张志强指着电脑屏幕,一脸兴奋的说着,“看看!我来的时候看到的,检测到了新的梅森素数。”
“我看了记录,只是检测‘文件一’第二个数,就正好是梅森素数!”
“gis官网已经发布消息了,你看看!新的梅森素数,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王浩发现的!”
张志强激动的不断说着。
其实他对于寻找梅森素数的信心不大,只是觉得应该参与进来,总归是一个有机会的研究测试,完全没有想到,程序只运行的第一个晚上,就能成功找到梅森素数。
这可是个足够令人激动的成果。
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寻找梅森素数,gis发布消息也只是说‘志愿者’,找到梅森素数的很可能不是学者,比如gis的参与者中,有牙医、快递员等职业找到了梅森素数。
但是,每一次新梅森素数的出现,依旧会引起国际关注,国内都会出现很多的报道。
科学院、科学基金会、各大高校的数学所以及专业的学术媒体,都会对消息进行报道。
另外,新梅森素数的出现,也会迎来一波‘科普潮’。
一些小学、中学的试题里,都可能会出现梅森素数被发现的例证,再考虑到新梅森素数发现者是中国人,也许例证还会带上名字。
虽然研究是王浩完成的,但他也帮着打了核心代码,还找了其他人一起帮忙,不说能噌一下成果、奖金之类,有做报道的时候,被提一下名字也好啊。
王浩也同样感到有些意外,他对于自己的研究还是有认知的。
因为没有完全研究透梅森素数的规律,他所做出的判定条件并不准确,只是在‘是梅森素数的概率’上更大一些。
文件一,里面有二十六个数字,最高判定概率只有不到6%。
第二个数字的判定概率则是3.98%,对比其他已发现的梅森素数,判定概率相对就小一些了。
结果就真是梅森素数?
“运气真好!”王浩都不由得感慨了一句,若是把几个数字全部做了素性分析,里面出现一个梅森素数倒是不意外,只分到第二个就出现,运气就占了很大的成分。
“我最开始只是想试试,照这样看,分析还是要进行下去。”王浩平复了情绪说道。
“当然要进行下去,万一再发现一个呢?”张志强心里被美好的憧憬所充斥,“有一个已经很了不起了,但如果再发现一个,你会成为梅森素数第一人。”
两人正说着的时候,已经有几个博士生、研究生找了过来。
他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,“你们看到消息了吗?有个叫王浩的志愿者,找到了新的梅森素数。”
“我感觉这个王浩就是王浩老师啊,否则哪有这么巧的事。”
“快点,可能就是!”
他们到了中心实验室门口就确定了消息。
张志强一脸兴奋的喊道,“我们的研究成果了,找到了梅森素数,我早说让你们都加入吧?”
“还真是!”
“这也太神奇了吧,一天就找到了!”
“王浩老师,你是不是已经破解了梅森素数的奥秘?”
这个问题问的很关键,其他人都看了过来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